换个角度赏“月”!微观下的月壤也很美~~
4月19日,观众在展览上观看月壤颗粒景深合成显微照片。
近日,《阅壤——月壤科研成果主题艺术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站在该校现代艺术中心开幕,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们通过对月壤进行显微成像和数据融合,形成月壤的显微照片,让人们领略细如粉末的月壤颗粒中隐藏的美丽微观世界。2020年,嫦娥五号完成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本次展览即是以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为创作对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19日,观众在展览上进行AR(增强现实)互动。
这是4月19日拍摄的展出中的月壤颗粒景深合成显微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一张拼版图片,图中照片为4月19日拍摄的展出中的不同月壤颗粒正交偏光显微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22年6月14日拍摄的“超级月亮”(新华社发 胡攀学摄);下图为2023年4月19日拍摄的展出中的月壤颗粒正交偏光显微照片。新华社发
4月19日,观众在展览上观看月壤颗粒正交偏光显微照片。
4月19日,观众在展览上观看月壤颗粒正交偏光显微照片。
4月19日,观众在展览上观看月壤颗粒扫描电子显微镜背散射全景照片。
延伸阅读:历时23天 嫦娥五号成功完成揽月之旅
历经23天,嫦娥五号闯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完成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嫦娥揽月”之旅。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任务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由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12月1日,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区域着陆,并通过钻取和表取两种采样方式开展采样工作。
12月3日,上升器携带月球样本点火起飞,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12月6日,上升器完成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按计划分离并受控落月。
12月17日,返回器与轨道器分离并重返地球。
经过将近23天的地月之旅后,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带着月球采样凯旋。
至此,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我国也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嫦娥五号轨道器总体主任设计师赵晨从事探月工程已经13年,她分享了嫦娥五号的故事,从只能收到外国的1克“月壤”礼物发展到嫦娥五号探测器升空带回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月亮”,从无到有采集到1731克月壤,42年间正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努力,成就了我国“天壤之别”的传奇!从不停止探索的脚步,致敬所有追光前行的航天人!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的航天
编辑:魏然
责编:宋旸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