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深化新金融行动,为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注入强信心-每日快播
建设银行(601939)2022年度经营业绩显示,该行依托新金融行动,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为在新时代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基础。
2023年,我国经济呈现回暖态势,信贷需求在第一季度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信号。无论是从市场需求,还是政策导向上,金融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正在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相关资料图)
在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看来,“建设银行坚持从社会需求出发,在传统商业银行进化之路上不断探索,在持续拓维升级新金融行动上蹚新路、开新局、谋新篇,在数字化建设、普惠金融服务、房地产风险化解等方面取得了成绩,为应对市场冲击和环境变化做好了准备,为在新时代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基础。”
3月29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银行”)发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22年,该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224.73亿元,净利润3,231.66亿元,较上年增长6.33%;利息净收入6,430.64亿元,增长6.22%;集团资产总额34.6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37%;资本充足率18.42%,不良贷款率1.38%,较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41.53%。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营形势,建设银行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成果,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均有提升,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均衡协调。”建设银行行长张金良表示。
建设银行用实绩交上了一份“量质双升”的答卷,背后要得益于其持续深化新金融行动。2017年起,建设银行全面开启新金融行动,实施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五年来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增强了普惠金融的触达能力,为新时期稳增长、扩内需,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注入了强信心。
探索租购并举发展新模式
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成大势所趋,相关政策也在持续加码。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的支持力度。而在该领域,建设银行已探索了五年。
作为国内最早开办住房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建设银行还是首家进军住房租赁市场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2017年8月便确立了实施“住房租赁”战略,为住房租赁市场的有序运转,主动承担起推动者、服务者的角色,并以新金融行动为指引,向“要租房到建行”的服务品牌转变。
“这是我离开家后第一次找房。”租客小曹第一次来到位于上海黄浦区的“卢宛816·CCB建融家园”看房,就决定住在这里。难以想象的是,这套地处“黄金地段”,外观大气时尚、内部宽敞崭新的人才公寓,“前身”竟是一套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公房。
从“老破小”到成为沪上年轻租客心中的“梦想小屋”,是建信住房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携手上海永业集团合力打造的杰作。如今,该项目93套房源接近满租,入住租客平均年龄28岁,30%为硕士及以上学历。
除升级改造老旧社区,助力城市更新,重点解决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外,建设银行还根据地区性房屋租赁市场特征,探索出“住房租赁+乡村振兴”“住房租赁+养老”等多场景模式,为创新住房租赁服务拓宽思路。
2022年底,建设银行发起设立募资规模300亿元的全国第一支住房租赁基金,这也意味着,其“住房租赁”战略构建起集股权投资、融资支持、管理运营、REITs上市为一体的“投、融、管、退”完整服务闭环。
从上世纪90年代率先推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到2017年提出“住房租赁”战略,建设银行紧跟国家住房制度改革步伐,坚持“守正”,发挥住房金融业务传统优势,持续“创新”,优化金融配套服务,全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保障自身“第一曲线”稳健增长的同时,为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探索住房租赁金融服务新体系带来了先行示范。
截至2022年底,建设银行公司类住房租赁贷款余额达2,421.92亿元,较上年增加1,087.31亿元,增幅81.47%,支持住房租赁企业超过1,000家、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超过600个。建信住房“CCB建融家园”平台企业用户达1.6万户,个人用户超4,300万户。管理房源超过16万间,开业运营的“CCB建融家园”长租社区超过200个。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App在215个城市上线运行,公租房App推广至107个城市。
张金良表示,“新的一年,我们将巩固住房租赁先发优势,大力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积极参与租赁住房REITs发行,发挥住房租赁基金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深耕科技助推普惠金融
如果说“守正”意味着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那“创新”则关系到能否充分释放金融支持的潜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让金融更普惠。随着金融服务的科技属性不断增强,传统银行迎来夯实“第一曲线”,创新“第二曲线”的新阶段。
建设银行自全面开启新金融行动,便开始了对“第二曲线”的探索,即通过B端赋能、C端突围、G端连接,寻求自身转型发展和功能重构,延展金融服务边界。
建设银行副行长崔勇表示,2022年建设银行贷款投放在增量和增速上都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投得准、投得好、投得快上实现了预期目标。2023年将在总量上保持稳定增长,节奏上适度靠前。“今年从前三个月的情况看,我们还是赶在了同业前面。”
在这其中,金融科技的力量不容小觑。从2022年度经营业绩来看,建设银行以金融科技为抓手,实现了“第二曲线”的向上发展,纵深推进金融普惠。
“申请的贷款这么快就批下来了,采购原材料和设备的钱再也不发愁了。”2022年,湖南德迪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朱辉在一次主题沙龙活动上了解到建设银行优惠信贷产品,从提交材料到审批通过获得贷款,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便解了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
依托金融科技,建设银行于2018年率先在业内推出“建行惠懂你”一站式移动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已累计迭代76个版本、543项功能。随着3.0版焕新发布,“建行惠懂你”立足“融资、成长、生态”三条主线,正式升级为综合化生态型服务平台,广泛覆盖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专精特新”等各类普惠客群,可满足企业从创立、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等不同成长周期的融资需求。
截至2022年底,“建行惠懂你”平台访问量达到2.09亿次,企业认证用户897万户,授信客户近200万户,授信金额突破1.6万亿元,分别较上年增加72.62万户和6,462.71亿元,创历史新高。
不仅如此,建设银行还将乡村振兴作为新金融行动的新主场,用科技让农村大数据“活”起来,为农户打造“申请容易、使用便宜”的信贷产品体系。
“想再买几头肉牛扩大养殖规模,正是缺钱的时候,没想到建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我服务,真让人感动。”银川市西夏区西干村肉牛养殖户苏先生激动地说道。为了更好地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到乡村,建设银行打造了覆盖线上线下(300959)的“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以“裕农通”作为“村链”,将农村地区的智慧村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有机串联起来。
“建行依托全国44万个‘裕农通’服务点和线上‘裕农通’APP,将触角延伸到农村,助力乡村治理,让边远农村的农户也能便捷地享受智慧村务和现代金融服务,这都是依托科技战略能力的提升。”建设银行副行长王兵表示,“我们的愿景是致力于打造最懂科技的金融集团,我们也坚信‘无科技、不金融’。”
2022年,建设银行在科技方面持续保持着较高投入。截至2022年底,该行金融科技人员达15,811人,占集团人数的4.20%;金融科技投入232.9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3%。
然而,建行银行对金融科技的理解,并不仅局限于其工具属性。2023年初,建设银行发布“建行云”品牌,旨在共建享其金融科技的重要成果,为行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赋能千行百业。
以“双子星”生态体系建设美好生活
“往年需搭车周转到10多公里外的垦区管理局社会服务大厅缴费,非常不方便。”王卫民、赵喜燕夫妇所在的黑龙江垦区,位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南麓交界处,日常到窗口办理社保、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等业务,费时费力。如今,依托建设银行手机银行“悦生活”服务,垦区的居民足不出户,便可使用手机银行轻松实现医保等项目缴费。
建设银行致力于“做百姓身边‘有温度’的银行”,而今其手机银行已为人们承载起日常的大事小情。截至2022年底,建设银行手机银行用户数达4.4亿户。这意味着每四个中国人的手机里,就能找到建设银行手机银行APP。
马舍木在甘肃金昌经营着一家穆佳黑德牛肉面店,在他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建设银行的“身影”。从激活社保卡到孩子上幼儿园,用他的话来说,“习惯了,也只信任建设银行。”如今,在他店铺的收银台上,建设银行商户收款码的旁边又多了一个“建行生活”的标识。成为“建行生活”的入驻商户后,马舍木又一次强烈地感受到建设银行对自家生意的提振。
2020年,建设银行试点上新“建行生活”APP,以“零抽佣”策略为入驻商户拓客引流,赋能商户运营,同时为用户提供餐饮、外卖、商超、出行、充值缴费等高频生活场景的一站式服务。
目前,“建行生活”APP已与手机银行形成“双子星”生态体系,实现了生活、消费、金融等各场景之间的流量贯通。双APP拥有用户5.4亿,其中“建行生活”APP用户规模超过1亿,并支持非建设银行客户使用。
基于庞大的用户基础,建设银行“双子星”生态体系将为新时期扩内需、促消费发挥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底,“建行生活”APP已累计承接政府消费券发放超30亿元,拉动民生消费近百亿元,惠及数十万户中小企业。张金良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手机银行和建行生活‘双子星’融合发展。”
二十大报告指出,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全面开启,金融业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建设银行新金融行动历经五年实践,不仅实现了“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高质量增长,验证了“三大战略”的可行性、有效性,也为提振金融业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助企纾困,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带来了信心和底气,是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有益探索。
2023年已开好局,起好步,建设银行的新金融行动的步伐也更加坚定。正如田国立所说,展望未来,我们将坚持人民至上,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以科技和数据为依托,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业务结构,着力轻资本轻资产转型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让新金融的每一次进化都能托起高质量发展和美好生活的无限畅想,浇灌出中国式现代化开局之年的春意盎然。
标签: